Yahoo奇摩2021台中吸附性義齒台灣年度十大新聞揭榜

2021即將結束,這一年台灣人心情跌宕起伏,4月的太魯閣號出軌釀 49死,加上 5月起連續爆發的本土群聚感染,全台進入三級警戒;8月中華隊在東京奧運奪下史上最佳成績,一掃台灣人民自年初累積以來的陰霾;年底雖疫情回穩,但高雄城中城大火 46死悲劇,讓人不勝唏噓。回顧過去一年,Yahoo奇摩新聞綜合全年度網友瀏覽量、關鍵字熱搜量以及編輯團隊們近一年的努力精選出2021台灣年度十大新聞。鑑往知來,期許新聞事件的正能量能延續到未來,而悲劇不要再發生。

2021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奪下Yahoo奇摩年度台灣十大新聞冠軍。
2021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奪下Yahoo奇摩年度台灣十大新聞冠軍。
2021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奪下Yahoo奇摩年度台灣十大新聞冠軍。
2021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奪下Yahoo奇摩年度台灣十大新聞冠軍。

全球今年仍籠罩在新冠疫情陰影下,本土疫情升級,成為2021年度台灣十大新聞之首。同樣都與疫情相關的疫苗之亂,與振興消費券,拿下第4與第8名。疫情影響全台之大,就占據十大台環保洗碗精灣新聞3個名次。位居第2名的台鐵花蓮火車出軌事故,造成49死,73年來死傷最慘重。奪得年度新聞第3名的則是好消息,東京奧運中華代表隊抱回12面獎牌,歷年最佳。與疫情威脅同樣受到關注,拿下第5、6名的新聞分別是缺水與缺電,凸顯台灣基礎建設面對氣候變遷衝擊的脆弱性,而缺電議題繼續延燒洗衣精推薦到公投,把藍綠對決檯面化台中商業攝影,位居第7名。最後奪走46條人命高雄城中城大火,拿下第9名,也再度引發全台地方政府對老舊危樓改建的討論。

A female eats udon at a restaurant  in Taoyuan, as the nationwide Covid-19 alert has been lowered to Level 2 following a month of combating a local outbreak, in Taoyuan, Taiwan, 28 July 2021. Non essential businesses including Cinemas, restaurants and sports facilities have been allowed to take customers under the lowered alert, but several cities including Taipei refused to follow the implementation by Taiwans CDC in fear of uncurbed transmissions, while the country is boosting its  immunity rate with AstraZeneca, Moderna and Medigen Vaccines.  (Photo by Ceng Shou Y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台灣5月進入三級警戒,持續近3個月的半封城狀態。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1. 本土疫情升級三級警戒 眾人生活巨變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宜的台灣,經濟成長,生活如常,與全球其他國家猶如平行世界。直到今年5月15日,本土案例首度破百,才真正感受到疫情嚴峻。萬華、桃園電子廠與醫院等地爆發群聚感染,引發社會恐慌。三級警戒下,遠距上班與上課成為新常態,持續近3個月的半封城狀態,衝擊民生消費,尤其餐飲服務業等實體業者受創最鉅。外出戴口罩、量體溫、簡訊實聯制,也成為人民生活日常。台灣新冠疫情統計至台中商品攝影2021年12月5日為止,共有16652例確診、848例死亡。

看更完整台灣本土疫情整理》【2021年十大新聞】台灣本土疫情遍地開花 全國進入三級警戒

An aerial view shows workers checking a damaged carriage at the site of a derailed train accident on the mountains of Hualien, eastern Taiwan on April 6, 2021. (Photo by Sam Yeh / AFP) (Photo by 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2021清明連假第一天,載滿近5百人的408車次台鐵太魯閣號在花蓮出軌,造成49死247傷。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2.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49死 73年來最慘

4月2日上午清明連假期間,載滿近5百人的408車次台鐵太魯閣號在花蓮出軌,造成49死247傷,是台灣73年來最嚴重的火車死亡事故。工安事故僅是表面,深層原因在台鐵局長年的系統性問題,導致承包商管理不善、養護問題惡化、官員忽視警訊。運安會發現,列車駕駛報關行袁淳修及助理司機員江沛峰,直到最後一刻,仍以生命守護乘客,奮力煞車。花東交通長年來仰賴蘇花公路與運能有限的鐵路,相較於西部高鐵已創造出一日生活圈,花東人返鄉仍是路迢迢。

看更完整太魯閣號出軌事件總整理》【2021年十大新聞】太魯閣號列車撞落軌工程車 失控出軌釀49死247人輕重傷

<a href="https://tw.search.yahoo.com/search?p=%E8%8E%8A%E6%99%BA%E6%B7%B5&fr=news-tts-hotnews&fr2=buzz_east" data-ylk="slk:莊智淵" class="link rapid-noclick-resp">莊智淵</a>5度出戰奧運。圖片來源:中央社
莊智淵5度出戰奧運。圖片來源:中央社

3. 東京奧運 中華隊締造史上最佳成績

2021年8月,在因疫情延後一年的東京奧運,中華隊獲得2金、4銀、6銅,是歷來最佳成績,超越過去3屆總和,更有7個項目是史上首次奪牌。此次老將少將齊心問鼎東奧獎牌,68位參賽選手中有6人不到21歲,也是許多元老級選手的最後一場奧運賽事,包括40歲、5度出戰奧運的桌球老將莊智淵,以及征戰網壇20年、38歲的盧彥勳。本次奧運特別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日本舉辦,台灣難得能在同一時區一起看比賽,且防疫期間,許多人待在家中,賽事更熱,是台灣歷來最熱的轉播體育賽事,締造MOD收視率新紀錄。

看更完整2020東奧中華隊戰績》【2021年十大新聞】2020東京奧運 中華隊奪史上最佳成績

TAIPEI, TAIWAN - 2021/08/23: A health worker administers the Medigen vaccine developed by Medigen Vaccine Biologics Corp to the Taiwanese President Tsai Ing-wen at a vaccination center. (Photo by Walid Berrazeg/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蔡英文總統施打高端疫苗。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4. 從短缺吵到過剩 疫苗爭議層出不窮

去年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導致今年初首批AZ疫苗開放時乏人問津,直到疫情變嚴重後,疫苗採購與到貨狀況不佳,引發搶疫苗口水戰。民間自購BNT變成政治口水、搶功。在疫中部吸附性義齒苗登記開放初期,搶疫苗如同演唱會搶票一般奇貨可居,民怨沸騰。直到疫苗大量到貨,花博台中BPS假牙與體育館等大型施打站與診所接種SOP,高超效率引起矚目,讓不少駐台外國人發文讚歎。此外,國產高端疫苗的有效性與正當性,引發不少論戰,最新爭議是因高端未取得世衛組織認證,接種兩劑高天然洗衣精端疫苗的人如要入境美國,仍得另外接種已經認證的疫苗,讓政府力挺的疫苗飽受批評。

看更完整台灣疫苗爭議》【2021年十大新聞】台灣本土疫情引爆 疫苗亂象吵不停

TAOYUAN, April 13, 2021 -- Photo taken on April 13, 2021 shows the Shimen reservoir in Taoyuan, southeast China's Taiwan.
  Taiwan is facing its worst drought in decades, with the island's reservoirs at dangerously low water levels.
As of Tuesday, 17 of the island's 19 major reservoirs were at less than 50 percent capacity,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island's water conservancy authorities. (Photo by Xinhua via Getty) (Xinhua/Xinhua via Getty Images)
桃園石門水庫4月時乾涸見底。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5. 56年來最嚴重乾旱 農損逾5億

2020年完全沒有颱風登陸,歷來仰賴降雨的水庫唱空城計,導致今年上半年嚴重乾旱,各大水庫幾乎見底,中南部縣市進行減壓或減量供水。用水量大的科技產業首當其衝,例如台積電等竹科企業,紛紛砸錢自備水車載水。缺水甚至影響供電穩定,五月兩次大規模輪流分區供電,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水庫水位太低,在供電吃緊時無法補位發電。政府因應乾旱措施,包台中吸附性義齒括鑿井、開發伏流水、鼓勵海水淡化與再生水,然而在氣候變遷大趨勢下,仍須規畫成其政策。旱象於5月至6月連續幾波鋒面帶來明顯降雨才緩解影印機出租,但旱澇不均恐怕將成為常態。

看更完整半世紀大旱報導》【2021年十大新聞】56年來最大乾旱 農損少5億、衝擊電力供應

People eat using the light from their phone while experiencing a blackout due to an outage at a power plant, in Taipei, Taiwan, May 13, 2021. REUTER/Ann Wang     TPX IMAGES OF THE DAY
5/13全台大停電,民眾在餐廳克難用手機照明吃飯。圖片來源:REUTER

6. 513大停電 曝台供電不穩困境

5月13日下午,高雄變電所設備因人為疏失故障,導致高雄興達電廠四座機組跳脫,正值下午太陽能發電發電量因日落影印機租賃逐漸減少、水情不佳影響抽蓄水力發電,台電於下午3影印機租賃推薦時到晚間8時,執行緊急分區輪流停電,共有約千萬戶受到影響。5月17日下午,興達電廠又有機組故障,儘管緊急電梯保養修復,至晚間供電仍不足,少數用戶輪流供電。五天內連續兩天分區輪流供電,儘管政府強調是電網問題,並非缺電,但仍有許多人認為這兩次事件凸顯台灣供電不足的窘境,也牽動年底的重啟核四公投。

看更完整513停電報導》【2021年十大新聞】5/13全台大停電 經濟部長率成員道歉

12/18四大公投登場,將牽動2022九合一選情。圖片來源:中央社
12/18四大公投登場,將牽動2022九合一選情。圖片來源:中央社

7. 藍綠決戰公投 提前布局地方選戰

12月18日,將有四大公投案進行投票,被視為指出執政黨跛腳與否的風向球,包括「珍愛藻礁」、「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以及「重啟核四」。Yahoo民調結果指出快樂益生菌,有7成的人表示會去投票,近46%表示將投下四張不同意票,近54%表示贊成核四啟封發電。若保護藻礁案通過,將讓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進度持電梯保養續延宕,台灣要在2025年將天然母乳益生菌氣發電占比提升至五成的目標將落空;重啟核四案,則是民眾對政府「非核家園」政策信任票的意義居多。萊豬進口,牽動與美國的貿壓克力訂做易談判進程;由國民黨提出的公投綁大選案,主壓克力展示架張公投不該單獨辦理,而是跟大選合辦,以提高投票率與節省成本。國民兩黨將公投視為2022年底縣市長選壓克力盒舉的前哨戰,皆卯足勁催票。

看更完整四大公投報導》【2021年十大新聞】藍綠決戰四大公投 2022九合一選舉前哨戰

三級警戒衝擊台灣民生經濟,行政院於10月開始發放每人面額5000元的「<a href="https://tw.search.yahoo.com/search?p=%E4%BA%94%E5%80%8D%E5%88%B8&fr=news-tts-hotnews&fr2=buzz_east" data-ylk="slk:五倍券" class="link rapid-noclick-resp">五倍券</a>」。圖片來源:中央社
三級警戒衝擊台灣民生經濟,行政院於10月開始發放每人面額5000元的「五倍券」。圖片來源:中央社

8. 政府推振興經濟券 部會頻加碼

為因應5月新冠疫情三級警戒對實體經濟衝擊,行政院於10月開始發放每人面額5000元的「五倍券」,總預算金額超過1100億元。與去年發放的「三倍券」不同,民眾不須先壓克力展示架付1000元,即可獲得等同消費券效果的「五倍券」。各部會包括農委會、教育部、交通部與地方政府,紛紛無軸封祭出加碼券,希望進一步刺激消費,每手提泵浦周公開抽獎,創造新聞熱度。許多商家也針無軸封對沒抽到任何加碼券的「國家級邊緣人」提供折扣,蔚為話題。

看更完整五倍券報導》【2021年十大新聞】政府推五倍券振興經濟 加碼券開獎幾家歡樂幾家愁

高雄城中城大火後鑑定為危樓,市府拆除後擬改建公園。圖片來源:中央社
高雄城中城大火後鑑定為危樓,市府拆除後擬改建公園。圖片來源:中央社

9. 城中城大火46死 引爆老屋更新危機

10月14日凌晨,高雄市舊市區鹽埕區的城中城住商混合大樓發生大火,造成,46死43人傷,是繼1995年台中衛爾康餐廳大火(64死)後,台灣最嚴重的建築物火災事故。因今年台劇《火神的眼淚》爆紅,讓消防議題格外獲得關注。位於舊市區,城中城特殊的老舊建物身分,以及住戶多為手提泵浦社會弱勢,引起全台地方政府對老舊危樓改建的討論。

看更完整城中城大火報導》【2021年十大新聞】高雄城中城大火46人死亡、43人受傷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中央社\檔案照片)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罷免案成立,將於明年1月9日投票。(圖片來源:中央社)

10. 民代罷免案頻頻 影響公投案聲勢

2021從年初到年尾,都有罷免案。一月,民進黨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成為台灣首位遭罷免的直轄市議員;二月的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原屬時代力量)罷免案,因不同意票大於同意票,並未通過。十月,基進黨籍台中市立委陳柏惟,成為首位被罷免的立委,預定2022年1月舉行補選,將由國民黨籍前立委顏清標對決民進黨籍前立委林靜儀。無黨籍台北市立委林昶佐罷免案3日確定成案,將於明年1月9日投票,恰巧與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同一天。針對泛綠陣營民代接連不斷的罷免案,也影響年底四大公投案的聲勢,甚至被視為2022年縣市長選戰提前開立式無軸封打的前哨戰。

看2021年3大罷免完整報導》【2021年十大新聞】2021年三大罷免案 王浩宇、陳柏惟遭罷免 黃捷罷免案不通過

2022年,全台仍將關注疫情與變種病毒最立式無軸封新發展,以及國境管制何時鬆綁,讓悶壞了的台灣人可安排出國旅遊計畫,當然還有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更多2021重大要聞請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