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汽車貸款風險的六原因

過度依賴風險轉移

銀行缺乏進行有效信用評估的動力。到目前為止,風險轉移實際上是中國汽車消費信貸風險防範的主要形式。銀行通過履約保險、信用擔保或保證,把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經銷商或保證人,但是並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信用風險的問題,反而會使得銀行因為將風險轉嫁出去而缺少審查汽車貸款質量的動力。

以汽車作為抵押品存在較大的風險

目前汽車貸款大多以汽車作為抵押品,這種方法簡單而又直接,但是卻存在較大的風險。與房地產等不動產相比,汽車的折舊速度快,二手車的處理相對困難,而且中國汽車價格由於入世的影響會有較大的下降空間,所以用汽車作抵押品的保險繫數較低,一旦發生違約現象,銀行將遭受重大的損失。

缺乏信息共用的個人信用體系

由於中國個人信用體系尚未建立,銀行缺乏對借款人信用記錄的瞭解,不易對其信用狀況作出準確的判斷。消費者可以分別在不同的銀行貸款而無法查詢,於是出現了信用較差的購車人在不同的銀行貸款買車而無力還款的案例。此外,由於對借款人的行為不作系統的記錄,借款人的違約成本很低,部分借款人明明有還款能力也故意拖欠。

過度競爭,放鬆貸款條件

面對汽車貸款消費信貸市場的激烈競爭,各大銀行不斷放鬆貸款要求:大幅下調首付比例,有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延長還貸期限。甚至在惡性的競爭下,為爭取客戶加快貸款辦理速度,而放鬆了對借款人和經銷商的審查,給不良貸款造成可乘之機,給銀行帶來了不必要的風險。人民銀行去年5月的調研結果顯示,北京地區汽車消費信貸的壞賬率高達15%左右,高於房地產按揭貸款。

還款能力存在風險

近幾年新增的汽車消費信貸的借款人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他們一般流動性比較大,不易進行貸款的跟蹤管理,而且其未來收入水平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一旦收入水平下降、甚至失業,就可能會發生無力還款的現象。

缺乏貸後管理

在汽汽車貸款業務迅速增長的同時,很多銀行的貸後管理工作不到位。對所貸款項是否真正用於購車、所購車輛的發動機好等重要信息未能及時確認。貸款逾期後未能及時採取相應的保全措施,以致進一步擴大風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